-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超級果蠅揭示記憶機制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2年04月12日 來源:
編輯推薦:
科學家們通過提高果蠅體內一種常見老鼠蛋白的水平,創造出有超長記憶時間的果蠅。這一成果搞清楚了記憶是如何維持的,并提出在眾多動物中用于維持記憶的細胞器可能十分相像。
對你的初吻以及所有其它事物的回憶都編碼在你腦細胞之間的連接中,或者說在神經突觸里?茖W家們相信在記憶得到加強以后,編碼記憶的突觸連接就加強。但是神經元到底是如何加強突觸連接的——或者該挑選哪一個來加強連接——科學家們還不清楚。
先前的研究認為某類特定的酶對于記憶的維持可能有重要作用。為了調查這些酶中一個叫做PKM酶的作用,美國紐約州冷泉港實驗室的神經學家Jerry Yin及其同事在熱暴露的情況下,加工果蠅產生額外的PKM。然后他們訓練果蠅在一個T-型的迷宮中回避其中一端的氣味,伴隨這種氣味的同時會有電擊。
正常的果蠅學會應付這種帶電擊的氣味,并避免迷宮中有這種味道的一端——但是它們在24小時以后就會忘記這件事。在受訓30分鐘后激活加工果蠅的PKM基因,這些果蠅到第二天還毫不費事的記著回避帶電擊的氣味,研究組在4月的《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這一結論。然而,在訓練果蠅之前激活PKM基因是沒有作用的。這就說明這種分子對于維持已有的記憶較接受新的記憶更有作用。
就在同一期的《自然-神經科學》雜志上,紐約州冷泉港實驗室的另一支研究隊伍在Todd Sacktor的帶領下,報道了在老鼠大腦里近期活動的神經元之間,PKM有助于維持突觸的牢固連接。綜上所述,這兩項研究對于維持記憶的細胞機制提供了線索,Yin說,“我們相信PKM可能在記憶形成過程中對突觸的連接起作用,這樣……只有那些對于特定記憶有應答的突觸在經驗反應中得到加強!迸=虼髮W神經學家Ole Paulsen認為,這個模型對于 “理解記憶維持的分子機制向前邁了重要的一步!贝送,Paulsen還說,這些研究成果說明了同樣的機制可能對于不同于果蠅以及哺乳類的生物也適用。
摘自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