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掃描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字體: 時間:2001年09月10日 來源:

編輯推薦:

  

  

生物通編譯:一項大腦掃描新技術使那些命中注定要遭受記憶喪失之苦的人們可預先得知自己的命運。但是,既然還沒有已經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人們真的想預先知道嗎?也有人擔心雇主或保險公司利用這些結果歧視受疾病影響的人們。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神經性疾病往往要到行為出現異常后才能被診斷。但是,紐約大學醫學院的Mony de Leon和同事發現,在出現癥狀的前幾年,阿爾茨海默病人的部分大腦就開始消耗更少的能量。

    科學家研究了年齡分別為60多歲,70多歲和80多歲的48個表面健康的自愿者。研究之初,所有自愿者在多個認知能力測試(cognitive test)中都正常得分。但是,三年以后再進行測試時,13人的情況相當糟糕,一人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而余下12人診斷為輕微認知能力損傷(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科學家還對所有自愿者進行PET掃描。這種掃描能顯示葡萄糖在大腦的代謝部位。為了研究掃描結果是否能預測感知能力下降,科學家選擇13個健康人作為對照,其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和發生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病的幾率都與病人相當。

    Leon的研究組檢查了已知與記憶和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幾個大腦區域,發現記憶喪失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一個重要區別:隨后發生記憶損壞的人的內嗅皮質區使用葡萄糖的量大幅度減少。研究人員說,這種區別能提前三年預測未來記憶喪失。他們的報告將發表在即將出刊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就常規檢查而言,PET掃描太昂貴,并且有害,因此僅用于高發性阿爾茨海默病人。但是,科學家正嘗試讓這種方法應用于更多人。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計算機專家Richard Granger和同事開發一種便攜式頭盔,內置電極,可用于分析大腦的電信號。這種測試僅花12分鐘就可區別阿爾茨海默病人,MIC或憂郁癥病人,準確率達到98%。Granger正使用這種方法尋找特殊大腦疾病患者共有的大腦疾病模式。(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國際
  • 國內
  • 人物
  • 產業
  • 熱點
  • 科普

熱搜:|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