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我國科學家發現人腦學習記憶有新區域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1年02月05日 來源:
編輯推薦:
新華網廣州1月28日電(劉茜 陳至龍)近日,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舒斯云教授研究并發現的人腦學習記憶新區域,被評為“2000年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醫學專家認為,這一“邊緣區”的發現,對某些學習記憶障礙的疾病提供了發病機理新線索,并對推測在學習記憶減退的疾病(如老年性癡呆等)起重要作用。
據悉,早在1987年,舒斯云教授用顯微鏡對大白鼠大腦紋狀體進行研究時發現一群紡錘狀細胞在紋狀體邊緣形成一個特殊區域,經過對大白鼠、貓、猴多次試驗說明,破壞了這一區域后大白鼠的記憶功能受到極大的損害。舒斯云教授把它命名為邊緣區,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這一區域,美國專家把它稱之為“舒氏區!边@一發現曾在1996年評為國家發明三等獎。
2000年,舒教授用十幾個人腦進行的試驗中同樣發現了“舒氏區”,并進一步印證了此前的大白鼠、貓、猴等試驗的結果。神經外科解剖學的研究還發現,“舒氏區”恰好位于大腦幾個已被發現的分散的學習與記憶相關結構的中心,是聯系著名的“梅氏基底核”和“邊緣系統”的中間本樞紐。而“梅氏基底核”已被證實與老年癡呆發病相關。
這一成果被68位國際知名神經學權威接受認可,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美國、英國先后8所大學邀請舒教授作專題學術報告。
據悉,隨著該課題的研究成功,中國的科學家將率先破解人類大腦學習和記憶之謎,對某些學習記憶障礙的疾病(如老年性癡呆、兒童學習障礙等)提供發病機理的新線索,提前預測并防治這些在人群中發病率相當高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