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偷竊行為暗示鳥類大腦更復雜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1年12月05日 來源:
編輯推薦:
最新研究表明,有著小偷小摸不光彩名聲的美洲灌叢鴉更關心自己是否成為犯罪的受害者,而對自己是否清白無辜卻不太在意。這說明灌叢鴉可以利用過去預知未來,并設身處地從它人角度考慮事情--這是迄今只在人類中發現的兩大智力特征。
“直到最近,我們還認為動物進化的進程已被時間阻斷了!庇鴦虼髮W的心理學家 Nicola Clayton說道。
通過觀察囚養的灌叢鴉在同伴存在和不存在的情況下分別如何埋藏和找回食物,Clayton和她的行為科學家丈夫Nathan Emery發現灌叢鴉進行著“智力的時間旅行”:它們利用過去事件的教訓指導后來的行為。
而且,只有有過犯罪記錄的灌叢鴉才會害怕犯罪,這暗示這種鳥也許有一些同人類的“智力推理”類似的東西--一種對他人所想、他人所思的意識。即使在我們最聰明的近親--已被大量研究的黑猩猩中,也未發現有力的證據證明它們有這種意識!耙郧皬奈醋C明有類似的東西出現在動物中!盋layton說。
野生灌叢鴉(Aphelocoma coerulescens)把 食物埋藏在土壤中作為日后的糧食。灌叢鴉非常樂于偷竊其它同伴的食物--如果它們看到有誰的食物埋藏起來的話,而且還會重新埋藏自己的食物。
Clayton和Emery發現囚養的灌叢鴉“小偷”會返回重新埋藏它們的食物,如果有人看到它們埋藏了食物。沒有犯罪記錄的灌叢鴉對同伴的信任程度要大得多。它們只把食物放在原來的地方,可能看守著,也可能置之不理。
“這個研究令人振奮!眮碜约幽么蠖鄠惗啻髮W研究認知的心理學家Sara Shettleworth認為:“即使是在靈長類中,動物是否能夠理解彼此的心理也很有爭議,從未有人想過鳥類中會有這種現象!彼f。
由于囚養灌叢鴉的一生都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它們可能會有違反自然規律的行為,它們可能學會了如何對其它同伴的行為暗示作出反應!斑@引起我們的高度懷疑,需要有更多對其它動物的研究來支持這個發現!
但其他人的態度則更為積極。這個發現還不能讓我們下結論說灌叢鴉有因果關系意識,但它們的行為看上去真的就是如此!坝=虼髮W行為學專家Alex Kacelnik說。
單純因為灌叢鴉似乎有智力推理能力并不意味著所有動物都是很久以前進化出這種能力的,Kacelnik說。這也許是群居鳥類如灌叢鴉等特定的生存需要!边@種能力在進化過程中可能出現不止一次!八f。
”我沒有夢想過灌叢鴉會有類似于人類的智力推理能力,“ Clayton表示:”但我也不相信這種能力是無中生有的!坝心敲炊嘈枰[藏食物的鳥類和嚙齒動物如松鼠等,其他研究人員要重復和延伸這項研究并不難!彼f。
生物通摘譯自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