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顯微鏡術偵察線粒體行為

【字體: 時間:2001年12月13日 來源:

編輯推薦:

  

  

   如同軍事家們總是樂于監視敵人的軍事行動一樣,生物學家也喜歡窺視缺陷細胞內部的活動以了解那里發生著什么,F在,一種新型光學顯微鏡技術為我們觀察生活細胞內部活動提供了無可匹敵的新視野。這種顯微鏡術呈遞的圖像顯示了缺陷細胞形狀與功能之間的緊密聯系,有助于我們了解導致疾病的遺傳缺陷。

   在破壞性疾病如利氏綜合癥(Leigh’s syndrome)或致命的小兒乳酸中毒癥中,一個遺傳缺陷破壞了細胞的發電廠--線粒體。破壞導致代謝中斷、神經和肌肉變形。直到今天,試圖研究這些缺陷線粒體的科學家們仍然受 技術所限需要進行染色、破壞甚至殺死細胞,科學家擔心這將會干擾他們觀察缺陷細胞活動的能力。

   為避免這類問題的出現,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兒童病醫院的物理學家Tim Richardson和他的同事從頭開始,重新設計了一種可以觀察人體未經染色細胞內含物的光學顯微鏡。研究人員在12月11日于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細胞生物學協會年會上公布了研究結果。但由于他們的技術還未申請專利,研究人員拒絕透露技術的細節問題。Richardson只聲稱該技術與共聚焦和相差術(difference interference contrast)不同--這兩項顯微鏡術分別基于激光掃描和光學技術。然而,新技術仍然建立在光學技術之上。

   為檢測這種新方法,Richardson的研究小組觀察了取自線粒體疾病病人皮膚細胞和健康皮膚細胞的線粒體。放大12,500倍后,發現健康線粒體明顯與通過其它成像技術觀察到的長細絲結構相似。但令人驚奇的是,它們在細胞內游動的速度遠遠快于預想,這表明線粒體比早先預想的更有活力。相反,疾病線粒體看上去向小棒棒糖一樣,很少移動!拔覀儾涣私饩粒體形式與其功能之間的關系!毖芯啃〗M成員之一、生物學家Nhu-An Pham說,她希望他們的研究能夠改變這個現狀。

“這些圖片非常吸引人,”馬里蘭州國家心肺和血管研究院的線粒體研究者Robert Balaban稱贊道。但他補充說,觀察的線粒體有可能被收集圖像的新方法影響。他們需要設立對照以證明這種差異不是由其觀察技術引起的!彼f。

生物通摘譯自SCIENCE NOW 2001-12-11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國際
  • 國內
  • 人物
  • 產業
  • 熱點
  • 科普

熱搜:線粒體|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