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神經科學新進展 發現與記憶混淆相關的大腦區域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0年08月15日 來源:
編輯推薦:
腦血管破裂的病人可能會因此導致過去記憶與現實的混淆。在瑞士進行的一項研究現在查明大腦中哪個部分產生這種令人煩惱的混淆并表明該區域與引起記憶丟失的區域是不同的。這一結果可能會幫助提供對那些腦損傷病人的更確切的疾病預測和更好的治療手段。
瑞士University Hospital in Geneva的Armin Schnider以前的研究表明混淆過去與現在不會抑制對過去的記憶,也不是不能選擇當前的有關信息。
現在Schnider和他的同事們在《Jounal of Neuroscience》雜志上報道了他們發現了與此相關的大腦區域。使用健康志愿者,該研究組鑒定了我們在區分現在的相關信號和過去的不相關信號時的大腦激活區域。
Schnider的研究組的實驗設計為迫使八個健康的志愿者在研究中使用大腦的這一區域。研究者給每個人看相同的一套40種彩色圖畫五次,并要求他們指出在一輪中什么時候某張卡片重復出現。第一輪循環使他們學會了一個新任務,在接下來的數輪中他們的大腦需要選擇當前的,相關的信號并去處對前面順序的記憶。
研究者使用一種稱為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的有力診斷工具對病人的大腦進行檢測。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大腦活動的具體的三維圖像。
PET掃描發現一個稱為osterior orbitofrontal cortex(OFC)的區域被用來記憶和當前的信息。這證實了臨床上混淆過去與現在的病人該區域受損的發現。
這意味著當過去與現在混淆的情況下大腦損傷的部位與當記憶完全丟失時被影響的區域是不同的。因此對記憶丟失病人的治療手段——持續地刺激記憶,對這些病人而言是無效的。
但是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情況要更復雜一些。OFC的某個特殊部位發生損傷的病人數月,有時數年后能夠恢復,而那些在鄰近OFC區域發生的病人則恢復得更快。Schnider和他的同事們在《Neurology》雜志中對此有報道。因此對損傷發生部位的更確切的診斷也將幫助提供病人恢復時間更確切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