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動的脈搏
研究表明殺蟲劑可能導致帕金森氏病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間:2000年11月07日 來源:
編輯推薦:
最新研究表明,長期接觸某些殺蟲劑可以導致患帕金森氏病。反復給大鼠使用一種名為魚藤酮的殺蟲劑,導致大鼠行走困難,四足震顫和大腦中出現蛋白沉積,所有這些都與人類的帕金森氏病癥狀相同。魚藤酮被用作一種農田園林殺蟲劑,并經常加到湖泊和水庫中以殺死魚類。
該研究結果在今天的神經科學協會會議上公布,文章的作者,喬治亞州Emory大學的神經科學家Tim Greenamyre說,該結果表明魚藤酮和其它環境中的化合物對人類造成一定的危害。 Greenamyre說:“我們已經發現大鼠接觸該物質足以造成這樣的后果,并且可以假定人類中也會發生相同的后果!币郧暗募膊∮绊懛秶芯吭沂玖诉@種相關性。 結果也對頗受歡迎的“天然的就是好的”的觀點提出了疑問。魚藤酮是從各種植物中抽提出的物質,幾個世紀以來這些植物的汁液被美洲南部和中部的居民用來捕魚。不象現代的合成殺蟲劑,魚藤酮迅速降解,并且被認為幾乎沒有危險。 |
|
Greenamyre說:“我認為現在的結果應當讓我們考慮我們周圍環境中每件事物的可能危險。許多其它天然化合物可能將會有類似的效果!
但是Greenamyre不相信魚藤酮造成的健康危險特別高。
他解釋說,雖然研究者們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觀察到魚藤酮造成的效應,但是大鼠接受的殺蟲劑劑量比人類所遇到的要大得多。并且殺蟲劑直接注射到大鼠血液內。食入魚藤酮較注射的危險性要小得多,因為這種情況下進入血液的魚藤酮要少。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帕金森氏病專家Benoit Giasson同意這種觀點。他說:“人們沒有必要驚慌,不是每個人都會患上帕金森氏病的!彼赋,不是農村的每一個人都患上這種疾病的,因此很明顯,還有其它的因素在疾病的發生過程中起作用。不可避免的是,這些因素當中可能包括遺傳因素。一些人的基因使得他們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
平均每千人中有一或兩名患帕金森氏病,但是在50歲以上的人當中患這種疾病的危險增加十倍;颊咦兊谋孔,行動僵硬,肌肉經常發生痙攣。經常會發展到面無表情和微弱單調的聲音。
這些癥狀是由名為Lewy體(Lewy bodies)纖維狀沉淀造成的,這種沉淀聚集在病人的一些腦細胞中。這些蛋白斑塊降解并殺死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多巴胺是激起機體產生行動的化學信使分子。當多巴胺水平降到很低的時候,就會出現帕金森氏癥狀。
動物實驗表明,魚藤酮象許多其它殺蟲劑一樣,阻斷一種提供給多巴胺神經元能量所需的酶的活性。在大鼠中,魚藤酮殺死一些這種神經元,并導致類似Lewy體的沉淀產生。研究的結果將發表在今年晚些時候出版的《Nature Neuroscience1》上。
Giasson警告說,在確切的危險性確定之前,應當更加小心地使用魚藤酮。他說只有對疾病進行長期詳細的研究,才能幫助對危險進行確切地定量。
但是從實驗中還可以得出一個好消息。因為注射魚藤酮的大鼠出現非常類似人類帕金森氏病的癥狀,它們可以用作開發抗該疾病的新藥的研究中。
——摘譯自11月6日Nature Science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