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天還是后天--神經科學揭秘七宗罪

【字體: 時間:2000年10月15日 來源:

編輯推薦:

  

  

  2000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三位世界知名的神經學家,他們的成果被譽為“人類揭開大腦奧秘的基石”,事實上,神經科學和基因科學被稱為當今醫學界最前沿地帶。

  有趣的是,一些探索人的行為是否受先天遺傳影響的科學家,借助神經科學的突破,獲得了新的發現。

  嬰兒象征了天真、純潔和無瑕,他們未受到人類欲望的污染。他們的清白純真是否是一種假相?人類的弱點來自何處?為什么正常的人類欲望會走樣變形以至一發不可收拾?

  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的神職人員曾列出憤怒、貪吃、盜竊、貪財、奸淫、妄自尊大、殺人七宗罪,警告世人不要偏離救贖之道。今天,科技界也加入探討,并為這個古老的準則帶來現代的解釋:“七宗罪代表了很廣泛的個人特征,有相當多的遺傳成分,50%來自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DNA)。他們已經開始發現“原罪背后的秘密。

  -笑臉約翰

  “知道為什么采訪你嗎?

  “知道啊,越獄,殺人,放火之類的。這個皮膚白皙的大男孩輕描淡寫地回答記者的提問,好像這一切發生在別人身上。

  “那么你有什么看法?

  “這是別人說的,他眉毛一揚,滿不在乎。

  1989年9月,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一對老夫妻把一個自稱汽車拋錨的陌生年輕人讓進家門打電話。這個小伙子其實是一所戒備不那么嚴密的監獄的逃犯。讓他進門的舉動成為致命的錯誤。當他打電話叫計程車時,電視上出現了他的照片,說他是攜槍的危險逃犯。醫生說這種刺激足以使他發狂。驚慌的年輕人用火鉗和槍托殘暴地攻擊謝里爾夫婦,直至二位老人命喪黃泉。

  年僅21歲的約翰·伊斯萊克以一級謀殺罪被捕。這件謀殺案之所以震驚社會,是因為從上面的采訪可以看出約翰似乎對犯下的罪行毫無悔意。同樣地,他回答警方的問題時也永遠都是一臉的從容,不似不諳世事的小伙子,倒像是一個精明干練的外交官。

  檢察官稱他為“笑臉約翰。但陪審團非常嚴肅地看待這樁案子。盡管約翰的母親苦苦哀求,最后他仍因一級殺人罪名成立被判處死刑。他的家人傷心欲絕!拔揖褪菦]法相信。我知道約翰偷盜、說謊,所以被關進牢里。他曾冒名盜刷信用卡,但他從來沒有過暴力的記錄,也從來不跟人打架,約翰的養母凱希(KatherineNorgard)回憶,“他只是個膽怯的孩子,如果遇到什么肢體沖突,他一定會躲開。

  凱希領養了約翰,此前她曾育有一女。身為輔導問題少年的心理治療師,凱希堅信親情和道德的教化能使每一個孩子變成均衡發展的成人。但她發現自己的養子卻可能粉碎這個信念。

  為了挽救兒子的性命,凱希在約翰等待行刑期間著手尋找他犯罪背后的真相。為什么約翰與她女兒同樣在愛的家庭長大,竟會變得迥然不同?凱希認為最大的差異在于她女兒能學習經驗,更能接受父母的教導。雖然約翰是個可愛的孩子,但他從小就偷家人和同學的東西,從7歲起就有了學習障礙。無論是學業還是處理人際關系,他都落在同窗的后面。最糟的是,即使遇到了困難,約翰也不接受教訓,這是兄妹倆最大的差異。

  -保密檔案揭開兇犯遺傳秘史

  凱希從領養局得到了關于約翰的保密檔案。在神經心理學家托馬斯·湯普生(ThomasThompson)博士的幫助下,他們在幾個月內搞清了約翰·伊斯萊克的遺傳史。沿著龐大的家庭族譜一直追溯到約翰的祖先。專家們上溯至五六代人,尋找他們反社會行為的征兆,例如入獄記錄、攻擊行為、毒癮、賣淫等。湯普生博士研究發現這個家族的反社會行為在100多年前就發生了。從那以后這家族一直有人患精神疾病,自殺、吃藥和酗酒。約翰的親生父親在22歲時因持槍搶劫被警察擊斃。這些罪惡的歷史仿佛都顯現在約翰身上。

  當把約翰的血親族譜和領養家庭族譜列成圖表對照時,可以看出約翰所有的行為偏差在他的血親中都曾出現過,這些異常行為的傾向通過基因配對傳給家族的每個人。但領養家庭的族譜中就沒有任何行為偏差。雖然在備受關懷和愛護的家庭中成長,約翰似乎帶著暴力和反社會的遺傳,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危險。

  這些分析成為凱希委托律師上訴的主要依據;仡櫦s翰短暫的生活,從童年開始,偷竊、說謊、惹事生非的行為層出不窮。他的家人曾幫助他,但他似乎就是沒法控制自己。

  當他謀殺謝里爾夫婦時,難道先天遺傳真的戰勝了后天養育嗎?約翰回憶在行兇時“失去了感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做?雌饋硭粫〗涷灲逃。他也沒有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的“預期焦慮———如果正常人想到違法或危險的事,其血壓、脈搏或呼吸會加快或上升。但約翰不是這樣,他只活在“現在,完全無視他的行為可能招致什么樣的后果。

  約翰·伊斯萊克被判死刑,這件案子引起了廣泛爭議。6年后,亞利桑那州高等法院重新審視這項證據,并將他改判為終身監禁。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法院接受這樣的結論———即被告的基因對犯罪行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神經科學另辟蹊徑

  約翰的案例是否意味著基因決定一切?難道我們不論在何種環境下長大,不論學習到什么,都必須按照遺傳規律的安排行事?他的故事無疑讓我們知曉了基因的力量。但世事無絕對,這件事也沒有那么單純。

  約翰的親生母親嗜酒如命,在她身懷六甲時曾因酗酒直至昏迷住院。約翰確實帶有祖先留下的不良遺傳的缺陷,但他也患有“胎兒性酒精癥候群這樣的疾病,以致造成他永久的腦部損害。天生有“胎兒性酒精癥候群的人記憶力和判斷力比較差,他們容易沖動,不會吸取教訓。相關的研究顯示,此病會阻礙子宮內胎兒的腦部發育,出生后,患者無法自如地控制他們的行為。

  是“犯罪基因還是貪杯母親的不良養育造成了約翰的轉變?也許二者兼而有之。神經科學家達馬索教授(Prof.AntonioDamasio)指出了腦部受損和反社會行為的關系。他通過研究多年的案例,設法了解腦部各部位,特別是額葉前部皮質與某些社會行為乃至道德的關系。他的研究顯示,腦部對于我們的行為有天然的“阻斷裝置,但這種“阻斷裝置可以被破壞,“罪犯是可以先天產生的。從兩個少年犯的腦部CT片中可以看出,他們在剛出生幾個月就腦部受損,而且受傷部位都在額葉前部皮質,即眼窩之后鼻梁以上的部位。與約翰·伊斯萊克一樣,這些人都有偷竊傾向,無視懲罰,不易結交朋友,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毫無悔意。

  約翰的基因加上他所患的“胎兒性酒精癥候群引發了一種致命的情況,但對我們來說,事情也許不會如此戲劇化。

  “很多人覺得如果我們說‘遺傳的影響’,就表示是命中注定的,天意如此,沒辦法改變。美國國家腫瘤研究中心的基因學家迪恩·哈莫(DeanHamer)說,“但基因的運作并不是這樣,基因是很有張力的。它并不會‘注定’某些事,在人的一生中,基因的影響有時會顯露,有時則隱藏起來。

  生命中的事件像開關一樣,巧妙地控制我們的遺傳傾向。邪惡的行為會視環境而開啟或關閉。了解這些巧妙的誘因,或許可以決定我們是戰勝它或者屈服于它。

  -血清素解開貪吃之謎

  在中古時期,貪吃也被列入“七條大罪中。美食向來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但罪惡可能就源于人類自然欲望的誤用,豐盛的珍饈使我們覺得新奇,菜肴的花樣越多我們越覺得興奮。如果有4種不同的食物可供選擇,我們吃的分量將只比有一種選擇時還多60%。

  膳食專家伍特曼博士(Dr.JudithWurtman)解釋說:“許多人飲食過量并不是因為饑餓,而是他們的嘴巴渴望得到令其覺得愉快的食物。

  我們吃東西時之所以會有愉悅感,是因為食物能開啟大腦內的“快樂通路,它會引出一種叫做“血清素的化學物質,很可能就是它引誘我們墜入暴食的深淵。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可以調節我們的情緒,還能告訴大腦“我吃飽了。但對于某些人來說,則永遠吃不夠。有些人需要更多的血清素,某些食物能促進腦部釋放血清素。

  因此食物成為一種渴求,對血清素的過度需要使他們大吃特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消化后會產生血清素,當血清素產生后,其情緒調節功能就會使這個人感到愉快。這正是為什么當你覺得沮喪時會想吃巧克力或奶油蛋糕,而不是水煮蔬菜。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易消化的糖分和淀粉。我們需要它們,但攝入過量體重就會增加。伍特曼博士認為,暴食的主要誘因與壓力有關,因為壓力會使血清素含量下降,憤怒、煩躁、疲憊、缺少隱私和缺少放松都有同樣作用。

  -上癮傾向可以遺傳

  基因在某些方面確實會影響我們,基因可以影響個人發展和人格,而且影響力比別的因素大。但人生如何發展大部分仍取決于我們自己所作的決定。

  安娜專門研究治療上癮行為,她知道人腦有一條“快樂通路。此通路由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控制。當我們愉悅時,多巴胺會告訴我們“記錄下快樂的經驗。本能會驅使我們重復此種愉悅,這本是有益于生命延續的正常機能———我們可以繁衍后代并主動尋找食物。但有人對多巴胺有依賴性,他們會做任何可以觸動多巴胺按鈕的事情:吸毒、性愛、賭博或購物占據了他們的生活?膳碌氖,這種傾向也會遺傳給下一代,就像阿拉丁的神燈一樣,欲望有了自己的生命。

  -用后天培養勒住脫韁野馬

  當我們探究這些誤入歧途者的腦部構造時,可以發現生理構造和遺傳相當程度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對這些人來說,這個發現是福音,能指引他們走向救贖之路。盡管基因可能使我們墜入罪惡深淵,但我們可以及時學習以防大廈將傾。

  凱希認為約翰并不邪惡,盡管其行為難以理解,卻不能一言以蔽之“他們有邪惡的遺傳”,是綜合的因素造成了這個悲劇。

  研究“原罪的科學家發現,分析到最后,做人其實和足球賽很相似。如果要贏,我們需要大自然賦予的體形、敏捷、速度……但這些還不夠,我們也必須學習如何遵守游戲規則,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與競爭。沒有先天遺傳,我們將毫無自衛能力;沒有后天培養,我們就是脫韁的野馬,橫沖直撞。要贏得勝利必須二者兼備!白飷旱恼T惑可能就深植于我們的基因中,但我們可以學著去克服這些不利因素。畢竟,惟有我們才能選擇自己的行為,引導自身遠離誘惑,戰勝自己。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國際
  • 國內
  • 人物
  • 產業
  • 熱點
  • 科普

熱搜:|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