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大腦奧秘的基石--中國腦科學家評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字體: 時間:2000年10月12日 來源:

編輯推薦:

  

  

  “這是人類揭開大腦奧秘的基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理學會理事長、腦功能和腦重大疾病國家項目首席科學家楊雄里上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人的大腦由上千億個神經細胞組成,“這個數目和銀河系一樣龐大”,要實施一項大腦功能,必須對信息進行有序傳遞,“關鍵在于神經細胞之間支持一種正常的信息聯系”。這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正是闡明不同細胞之間到底如何進行信號傳遞的。

  楊雄里介紹,腦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基本通過化學物質完成,這些“信使”把一個神經細胞的信號傳遞給另一個神經細胞,與此同時,發出信號和接收信號的細胞都會發生變化。三位獲獎者的研究從一個側面了解了“這種變化是怎么發生的,但不等于說已經了解了大腦的功能”。

  楊雄里用“名至實歸”四個字來形容三位獲獎者,因為腦科學已成為生命科學的頂峰,理解腦,也就是揭示思維的本質,“理解人為什么成為有個性、有感情、有思想的生命體”。他同時認為,對于揭示大腦奧秘,三位科學家所從事的基礎研究仍然只是一個開始,目前不能獲得直接應用。

  這位中國腦科學領域的首席科學家認為,盡管國內在神經科學的“幾個點”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上仍然相當落后,他同時透露,最近國家在神經科學領域設立了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腦功能和腦重大疾病基礎研究。

  中科院院士韓濟生今天向記者介紹,獲獎者之一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坎德爾教授,早在十幾年前就曾獲提名,當時呼聲極高,他主編的《神經科學原理》也是國際公認的神經學教科書,作為中國神經學教科書的主編,韓濟生曾多次與坎德爾交換意見,他的學生也曾來華交流。

  首都醫科大學基礎研究所所長呂國蔚介紹,本次獲獎者的主要貢獻在于揭示“慢突觸傳遞”,在此之前,“快突觸傳遞”已經得過諾貝爾獎,這也再次證明了腦神經研究在諾貝爾獎中的地位。三位獲獎者的研究成果,已經被多次重復驗證,并在臨床上研制出一些新藥。楊雄里介紹,過去一些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藥物,往往有副作用,比如干擾運動系統,使人手腳發顫,如果在這些獲獎者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研發一些有針對性的藥物,將有助于減少副作用。

相關新聞
生物通微信公眾號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國際
  • 國內
  • 人物
  • 產業
  • 熱點
  • 科普

熱搜:|

  • 急聘職位
  • 高薪職位

知名企業招聘

熱點排行

    今日動態 | 人才市場 | 新技術專欄 | 中國科學人 | 云展臺 | BioHot | 云講堂直播 | 會展中心 | 特價專欄 | 技術快訊 | 免費試用

    版權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信箱:

    粵ICP備09063491號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亚洲人成77777,亚洲男女自偷自拍,亚洲成年在线